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特征及其因素分解
刘佳, 陈兴鹏,张子龙
资源与产业    2017, 19 (3): 67-75.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70525.001
摘要433)      PDF(pc) (1852KB)(734)    收藏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出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中国旅游业的直接、间接和完全碳排放,并借助LMDI方法对完全碳排放变化量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发现,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而碳排放强度则逐年递减,交通、食宿和购物是旅游业碳排放的三个主要部门,旅游业间接碳排放占完全碳排放的70%;游客规模扩张和旅游人均消费升高是促进旅游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碳排放强度下降是抑制碳排放的关键因素,收入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结果表明,降低碳排放强度、转变游客消费理念和合理控制旅游规模,是降低旅游业碳排放的主要方法;旅游业碳减排不仅需要交通、食宿和购物等旅游直接相关部门的努力,还需要向旅游业提供中间产品的各个产业部门共同承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证
周宾, 陈兴鹏, 薛冰, 申宸, 吴士锋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6): 19-27.  
摘要2123)      PDF(pc) (2471KB)(1839)    收藏

根据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内涵的剖析与辨识,分析二者的异同和关联,提出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两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根据灾后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迫切需求,通过对汉中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确定应采取的S—O“突破发展”战略。将低碳—循环经济耦合模式运用其中,通过将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贯穿到规划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产业之中,在空间布局中体现区域资源的循环;在重点产业中均贯穿低碳—循环经济理念设计产业链条,尤其是设计的静脉产业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通过对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旨在使汉中尽早实现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实现在陕南地区的“和谐崛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循环经济指导下的汉中环境熵聚类实证
周宾, 陈兴鹏, 张燕霞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5): 159-163.  
摘要2170)      PDF(pc) (1473KB)(1267)    收藏

依据熵增理论,从理论上拓展了环境熵的概念。基于国家汶川灾后恢复重建总体部署中关于建设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规划,首先对2003—2007年引起汉中环境熵的主要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与城市化率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然后依据环境熵理论与方法,测度出2003—2007年汉中11个县(区)的环境熵值,并运用系统聚类中的分层聚类方法,借助SPSS软件进行汉中环境熵聚类实证并绘出相应的环境熵聚类图。为落实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以及改善和提升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结合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分区规划,从削减地区环境熵的角度考虑,将汉中分为3个不同的类别区,因地制宜地给出各个区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1)